德國科隆大教堂——哥特式建筑的完美典范
位于德國科隆市中心、萊茵河左岸的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,斷斷續續耗時600年,才在1880年竣工。科隆大教堂盛名在外,甚至比科隆市還要出名,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筑物,高度位于世界第三,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,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。時至今日,專家學者們也沒有找到當時的建筑計算公式。
科隆大教堂的正式名字叫圣.彼德大教堂,科隆大教堂包括五個殿堂和一個繞圣壇而建的帶有三個偏堂的回廊。圣壇還保持著初建時的模樣,這個圣壇是中世紀德國教堂中最大的圣壇,圣壇上的十字架也是歐洲大型雕塑中最古老,最著名的珍品。圣壇兩側還排列有104個座位的座椅。在科隆,這座巨石建筑物不僅是人們參觀瀏覽必去之地,同時也是人們歇息、游玩的地方。教堂內靜謐、幽暗的氣氛同教堂外五彩繽紛、人聲鼎沸的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教堂前的廣場還是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的場所,每年5-9月,每逢周末人們都要在這里舉行民俗慶典活動,場面十分熱鬧。
科隆大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,建筑面積約6000平方米,東西長144.55米,南北寬86.25米,相當于一個足球場那么大。整個建筑物由拋光石塊砌成,共用去40萬噸石材。教堂中央與門墻連砌在一起的雙尖塔,南塔高157.31米,北塔高157.38米。高塔將人們的視線引向天空,象征人與上帝溝通的渴望。
教堂內收藏了大量的藝術品和文物,其中包括第一位設計科隆大教堂的建筑師哈德的羊皮圖紙,“東方三圣王”尸骨(存放在一個很大的金雕匣中),古老的巨型圣經,比真人還大的耶穌受難十字架,以及無數的精美石雕。